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清华大学实践教学百年纪念征文之二:我的金工经历——择一事终一生

我的金工经历:择一事终一生

李双寿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在清华111年校庆暨工程实践教学基地100年时再回首,有诸多事情值得回忆。以时间为轴,能串成线的是“学”“练”“教”在金工(工训)的三段经历。

学习金工

1986年夏天,在村里拿到清华大学入学通知书,上面写的是“机械工程系铸造专业”。这可能是与金工的最初结缘吧。

大二暑期参加金工实习。实习8周,每周6天,整天泡在机械厂的车间里,先后实习了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车、铣、刨、磨、钳。每个工种都有一个典型的产品作为教学载体。如每个清华学生熟知的“锤子”,就是综合了钳工的划线、定位、锯、锉、滚丝、套扣、钻孔等基本工序。铸造实习6天,教学载体是铁路用的闸瓦铸件,也铸了一个哑铃,砂处理、造型、制芯、冲天炉化铁、浇注、落砂、清理。第一次亲身体验什么是铸造,是机械制造生产中的一种工艺方法。作为未来铸造专业人士,想着自己毕业后就要一直干这些工作,有点惆怅。记忆深刻的是,很喜欢上中班(下午4点到晚上12点)的车工实习,实习结束后半夜在七食堂加个大餐,可以一直睡到第二天中午,不用忍受早班焊接实习车间超过40摄氏度的高温。

大三期间,和几个同学在机械厂铸造车间砂处理工序勤工俭学,每周一个半天,半天好像挣三块五。记忆深刻的是,钱发到手后几个同学凑一凑犒劳一顿,买瓶比二锅头还要便宜的玲珑酒,初步体会到运用专业知识和能力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大五时机械系进行教学改革,主要精神是加强实践教学,教学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整个秋季学期,我们班大多同学在机械厂铸造车间顶岗实习。我被分到大炉班,和车间师傅一起备料(主要是用大锤将面包铁砸成小块)、修冲天炉、化铁熔炼、浇注铁水。到期末,大家通过了应知、应会考试,记得应会的技能考试是冲天炉前炉的捅眼、堵眼。在大学毕业前,首先拿到的是化铁二级工证书,有了一技之长,光荣加入工人阶级行列。记忆更深的是,经常和师傅们打牌喝酒吹牛,很自豪在拼酒时我们从没落败过。

17E59

1990年秋季学期在机械厂铸造车间大炉班实习

后来网络上流行的段子“在北京有一个地方叫五道口,在五道口有一个学校叫五道口男子职业技术学院,他是一所拥有100年历史的学校……”。这个段子基本上反应了我们80年代工科大学生的教育状态。国家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处于工业化建设初期,制造业处于工业1.02.0阶段,福特式的企业内部组织分工明确,而滞后于产业的大学专业教育,也集中于企业内部甚至是车间里的知识和技术。

专业训练

199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前找工作,投了诸多求职简历,最先得到金属工艺学教研室的offer。以助教入职,正式开始了金工教师的职业生涯。当了教师,才知道当教师不是简单在讲台上动动嘴的事情。金工教研室对教学很重视,安排老教师对年轻教师一对一辅导。李家枢教授指导我48课时的金属工艺学课程的备课。他给了我几个本子,让我先备12课时的铸造部分,按照课程教学设计把知识点、工艺原理和方法、应用案例手写到本子上,要将每个讲到的概念与国家标准和手册对照。备课一个学期,备课本写满一厚本,自以为备课很充分。期末试讲时,满头大汗、结结巴巴地用半个课时讲完了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一直到现在,我每次讲课前的晚上都有点紧张,要反复看教案,检查哪点不准确或者不流畅。

1996年,获评讲师,担任金工教研室热加工教学组组长。在教学之余,开始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据说我是国内金工教学界的第一个博士)。这段时间可能是最艰苦也是最充实的阶段。作为讲师,不断打磨讲稿,以求将最新的技术和应用案例引入课堂,主持的“热加工实习中强化工程素质训练”、与卢达溶老师合作的“面向复合型人才的综合基础课程的实践”于2000年获清华大学教学工作优秀成果二等奖。作为研究者,和导师曾大本教授课题组团队成员与上汽、重庆庆铃、中信戴卡等知名企业,以及不少乡镇民营企业洽谈科研合作,完成科研任务,一年有半年多时间到外地企业出差。作为在职博士研究生,要在这些科研项目里提炼出科学问题,制定技术路线,获取大量工艺试验数据,总结分析以求凝练出所谓的创新点。印象最深的几点:一是在全国各地制造企业交流考察,极大地开阔了眼界,九十年代中国工业发展最为迅速,传统的铸造产业也在发生深层次的变革;二是将科研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解决了多个企业的技术问题,优化工艺,提高成品率和生产效率,还是很有一些成就感;三是铸造专业没有了,和锻压、焊接等专业合并,我的博士专业变成了材料加工工程;四是产业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在发生变化,而我们的大学工程实践教学已经严重滞后于社会和产业的发展,作为大学老师应该做点什么。

工程实践教学

2001年,新世纪第一年,清华建校90周年,也是我大学毕业10年。这年我拿到了博士学位,获评副教授,担任金工教研室常务副主任,开始负责金工实习等工程训练系列课程的建设和管理。2003年担任教研室主任,2009年担任中心主任兼教研室主任。一直讲授金工实习系列课程,从事相关科研工作,致力于打造与清华世界一流大学相匹配的国际领先的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中心。

进入新世纪,清华由理工科大学转变为综合性大学。1986年,清华录取本科生2195名,全是理工类考生。2020年,清华共录取内地本科生3500余人,其中理工类考生占比62.2%,可以看出本科理工科的规模基本没有变化。清华人才培养目标发生很大变化,不再是我们上大学时“红色工程师的摇篮”,而是“要使学生能够成为学术大师、兴业之士、治国之才,成为社会和国家的栋梁”。学校实行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学生具备健全人格、宽厚基础、创新思维、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

金工实习等工程实践课程,尽管百余年来课程名称、教育理念、内容和体系等随时代不断演变,但一直是清华培养学生基础工程能力的核心课程。随着我国产业进步和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课程如何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矛盾日益引起关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教学理念和目标与发展现状不符:如何适应工程教育发展,符合学校和院系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特别是ABET工程能力要求的培养目标?(2)教学模式固化: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工艺知识、师傅操作示范、学生技能训练,教学环节过于刚性,如何体现学生为主体,适应学科交叉、团队合作等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3)教学内容陈旧:原教学内容以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为载体,如何适应当前制造业的发展以及学科交叉的大工程发展趋势?

这些问题,迫使我跳出专业束缚,不断地学习其它学科的知识,站在制造强国建设的角度,思考应该培养清华学生什么样的能力。(1) 研讨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分析新形势下工程训练所面临的挑战,确立传承工匠精神、融入创客文化的教学理念;(2) 基于OBE,梳理出对接院系、适应工程能力培养的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3) 探索并实施学生主体、创客驱动、项目导引、团队合作、交叉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4) 结合中国制造2025,面向未来重构教学内容和体系,建设涵盖制造业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学习工厂;(5) 开放工程实践环境,建设云制造服务平台为核心的信息化环境,适应学生自主实践、科创活动的需求;(6)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工程实践教学,以中心为支撑服务平台,联合院系教师共建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教育证书项目;(8) 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实验基地和训练项目,将产业前沿技术引入教学实践。从金工实习到工程训练,再到创新创业融入工程实践的创客教育,训练中心一直引领国内工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持续创新获得一系列成效。


C2F1

1986大学入学、1991大学毕业、1994硕士研究生毕业、1996博士研究生入学、2001博士研究生毕业、2022年的自己

回首36年,一直脚踏实地、默默耕耘,貌似一直没有离开过校园和金工。自己不断学习、打开视野,从而超越自我、跳出金工、跨出校园,和母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祖国制造强国建设同频共振。“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希望还能奋斗20年,完成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目标。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联系我们

  • 电话 010-62796034
  • Email jcgyxlzx@mailoa.tsinghua.edu.cn
  •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李兆基科技大楼B区,100084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