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清华大学实践教学百年纪念征文之十一:世纪工训,百年树人

世纪工训,百年树人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引言

基础工业训练中心起源于土木建筑馆的手工教室,至今整整一个世纪。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党的十八大以来,“课程思政”建设在高校广泛展开,思政的本质便是育人。正如李双寿教授在《清华时间简史-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中写到的——训练中心的实习课程“记录着无数清华学子的第一次动手实践”。同学们在劳动汗水中创作、制作与合作,践行了“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

个人“成才”经历

1997年夏天,大一的尾声,同学们找出军训时的服装,精神抖擞地参加了“金工实习”,每个同学都制作了一把亮晶晶的小锤子和一个自己设计的圆牌。我的小锤子制作很顺利,精磨细盘后,一点都不划手。而圆牌浇注时却出现了问题,做了两次才算浇注成型。后来,圆牌被上铺当成个人劳动成果带回了他乡,而宿舍的一众锤子一直用到了大四毕业,直到宿舍同学散伙时分了锤子。我错过了分锤会议。

1998年夏天,大二奔大三,作为已有点阅历的本科生,同学们谈笑风生地走进了电子工艺实习教室。虽然已经是“老油条”,大家动起手还都是好奇和好胜的孩子,一旦开工,瞬间变得专注认真。充电器测试多数顺利,但收音机好多一开不响,这时便要考验理论知识的活学活用了。第一拨离开教室的有两种人,故障少的幸运儿和早早就找老师帮忙调试的识时务者。而我倔强地折腾到很晚才找老师……后来,宿舍熄灯后经常响起各个收音机的声音,在物质不富裕的年代,训练中心让我们拥有了家用电器。充电器也健康工作了多年,直到充电电池不大用了,它才跟着荣退。

2001年,我已经开始读博,因为实验室开会的缘故,再次走进机械厂的二层小楼。虽然实习时间不长,但流过汗的地方,总觉得熟悉和亲近。这次来,感觉墙变白了,空间也更亮堂了,也可能是没有实习压力而心情轻松的缘故。会散了,莫名地故地重游了一番。

20193月,受李双寿老师感召,在卢达溶老师引领下,参观了位于李兆基科技大楼的“新中心”,上上下下一共八层,观其盛状,心中大叹。羡慕新同学,也怀念当年自己求学的老厂房。

20197月,光荣地加入训练中心,作为教师学员又参加了一遍电子工艺课程,在B450教室学习,跟着王蓓蓓、彭进、陈开峰、武才等老师求艺。看电阻圆环时颇有挑战,眼神已不如当年。幸运地是,充电器和收音机均是一次测试通过。

再后来仔细思考,应当不是运气,而是当年没白学,老师没白教。实习这门课上,我可能“成才”了。

1479A

2019夏季电子工艺实习课程拍摄的学生照片及本人成果

实践教育中的思政育人

《说文解字》注释到:实,富也。践,履也。实践是指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一切客观物质的社会性活动,例如辨证唯物主义指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包含客观对于主观的必然,反之亦然。

内观自我成长,实践课程给我带来了三方面的价值塑造。

1.理论联系实际。实践课程上,同学们都会反思,解决实际问题该用哪条理论呢?还有哪些理论需要但没有掌握呢?为何理论都用了但实际问题还不会解决呢?这种反思及实践训练,对同学们走上学术之路或者技术研发的岗位都起到了看清自身特点、启蒙动手能力的效果。工作后,但凡动手做事时,都会感受到“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而选人选技术路线,都会从理论和实际双线出发,防范工作飘在空中。

2.热爱劳动。美好生活都是靠双手创造。劳动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和塑造自我的基础,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劳动的本质在于改变系统的价值总量,即劳动是价值的真正源泉。热爱劳动能带来诸如尊重劳动、勤俭节约、精益求精等一系列的优良品质,也能让自己和身边人受益于此。

3.安全意识。1)尊重生命,只有尊重生命才能真正安全。2)遵守纪律和规矩,纪律和规矩是安全的前提。有时,纪律和法律仅一线之隔,违反了纪律也随之触犯了法律。3)尊重科学技术,任何仪器设备都有危险,仪器设备的背后是科学技术,对科学技术的一知半解,容易导致对设备的误用,从而招致危险;反之,若参悟了设备安全工作的原理,可以走的路反而变宽了,能不逾矩地找出不少创新用法。后来的感受发现,清华人动手做事时的事先认真准备、过程有条不紊、决策遵循规律,都与实践课程培养的安全意识品质密不可分。

求真务实,理论联系实际。热爱劳动,踏实追求理想。筑牢安全意识,审慎前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在实践课程中润物细无声。

13F03

2022夏季电子工艺实习为同学们讲授印制电路板课程

实践教育中的双创育人

在双创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推动社会发展的人才是清华育人的重要责任。创新创业教育并非专指激发学生开展个体创业活动,而是指培养学生建立创新与创业型思维的教育活动。双创教育应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培养一种自强自立、敢为人先且坚忍不拔的素质。

在训练中心的实践课程和竞赛训练中,学生能亲身感受到从无到有、从有到新的产品制作过程,这种身体体验给学生的培养价值观和激发学习志趣带来的非常显著的效果。基于实践教育的双创育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

在哲学范畴中,创新是人自我发展的基本路径。创新与积累行为构成一个矛盾发展过程。创新是对于重复、简单方式的否定,是对于人类实践范畴的超越。创新创业是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活动,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创业又是创新成果的载体和呈现,并在创业活动过程中,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总结提炼,以实现创新的更新与升级。

创新创业素养是工程素养的深化与升华。有良好工程素养的人具有独立分析工程实际问题和解决工程实践的能力,同时具有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此外,工程实践训练和创新创业训练还造就了良好的思想品质与高尚价值观。

1FEBE5

训练中心实践教育中的双创教学

结语

翻看训练中心的发展简史,回顾个人的成长经历,仿佛从老师与学生两个角色的视角重温了这幕教育大剧。学生求学辛苦,老师治学更耗心血,师育生学,共同成长,构成了基础工业训练中心的百年画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很荣幸能够见证清华实践教学的跨世纪时刻。

谨祝单位:

工训创新,基业长青!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联系我们

  • 电话 010-62796034
  • Email jcgyxlzx@mailoa.tsinghua.edu.cn
  •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李兆基科技大楼B区,100084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