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训练中心组织开展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研讨会暨课程建设专题研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学校关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总体部署,11月6日上午,训练中心在李兆基科技大楼B347会议室组织召开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研讨会暨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议由训练中心主任助理周晋主持。

会议聚焦书院实践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多位课程负责人围绕课程设计、教学实践与改革方向作了专题汇报。杨建新介绍了《制造工程训练》课程如何通过基础与综合创新训练,响应化工方向创新人才实践能力培养需求;杜淑媛以“为创新人才筑基:跨书院协同的实践教学育人新范式探索”为题,系统介绍了《启航创新实践》课程体系的多维创新设计与育人成效;梁雄在《设计与制造工程训练》课程汇报中,强调了跨学科融合与系统集成能力的培养;林蔚然以智能机器人制造为例,汇报了《工程认知与创新实践》课程在特定场景下引导学生开展创新设计与工程实践的成效;庞观介绍了《工程素养与人文实践》课程如何通过锤子、铸造鼎、首饰与国风坐具等实物制作,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周晋结合数学预科生学情,分析了《工程创新工坊》课程的现状,并提出将加强产业前沿实践、创新主题设计及课赛结合等改革方向。

在随后的讨论环节,与会教师围绕“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主题,重点探讨了面对书院制的课程建设需求,如何进一步增强课程内容的前沿性、系统性与实践性。大家一致认为,应持续优化学术与实践融通的育人生态,强化人工智能在实验教学中的赋能作用,深化教学评价改革,全面提升课程质量与育人实效,服务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

训练中心教学委员会主任李双寿在发言中强调,在课程教学中应注重课程定位、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规范教学流程,并着力提升教师素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训练中心主任杨建新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中心将以学校首次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讨论会为契机,推进课程模块化梳理,加强跨院系合作,顺应联合培养趋势,打造具有特色的高质量课程体系,服务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本次研讨会既是训练中心课程建设的阶段性总结,也是对学校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讨论会精神的具体落实。训练中心将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完善教学体系,积极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有效路径,为加快中国特色大学创新体系建设贡献基层智慧与实践经验。


   



62BFF

3174A

6A297



撰稿:张琪琪

编辑:张琪琪

审核:汤彬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联系我们

  • 电话 010-62796034
  • Email jcgyxlzx@mailoa.tsinghua.edu.cn
  •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李兆基科技大楼B区,100084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