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通识宝藏|汤彬:工业生产概论

以下文章来源于清华大学教务处官方公众平台“学在清华”(点击跳转至原文链接)


大气,是行动之姿,也是识世之风

具格局以破小我

跨领域以通专业

知产业以晓社会

从系统思维理解中国工业

将稷下之思化为经世之学

 

今日“通识宝藏”走进

汤彬老师通识荣誉课程

《工业生产概论》

与你共同探讨

“认识实体产业,感受系统思维,培养领军气质”

究竟是怎样一场大气思维的培养

和教与学的相遇


课程基本信息

《工业系统概论》课程定位为“认识实体产业,感受系统思维,培养领军气质”,以系统科学思维的基本定律为导引,以学生团队形式参与产业调研和工程实践为载体,正面展开能源、冶金、化工、机械、汽车和新兴科技产业等工业部类。课程体系开放,强调工程、经济、社会相融合,技术与产业相交叉,国内外情况兼容,寓认识论和方法论于工程实例,寓思政教育和养成教育于业务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大气思维、团队精神与创新意识。

【课程名称】工业生产概论

Introduction to industrial production

【学分学时】2学分

课内32学时/课外64学时

其中课内讲授24学时,研讨8学时。

【课程类型】通识荣誉课程

【评分标准】

出勤及课堂表现:20分

课后作业:10分(3次)

小组合作报告:40分(师生共同评议)

个人学习日志:30分

【参考书目】

(1)汤彬等编著,《工业系统概论》第三版,2016年,清华大学出版社

(2)李伯聪著,《工程哲学引论》,2002年,大象出版社

(3)欧阳莹之著,《工程学—无尽的前沿》,2008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张策著,《机械工程史》,2015年,清华大学出版社


授课教师简介

汤彬

副教授,基础工业训练中心总支书记、副主任。国家级精品课程“实验室科研探究”,北京市精品课程“工业系统概论”等课程负责人。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清华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等荣誉。

Q&A:与汤彬老师的课前问答

Q1 这门课早在2008年就获评北京市精品课程,可否请您先简单介绍一下开课历史和开设初衷呢?期间是否经历过比较大的调整?


答:这门课开设至今已有40余年,可以说是极具清华特色、反映时代历史的一门课。

1979年,清华经济管理工程系成立,为了让这一专业的学生进一步了解实业、培养领军气质,受蒋南翔校长亲自关怀、由老教务长邢家鲤老师亲自整合的“工业生产过程概论”课程诞生了。课程以清华的工科积淀为基础,经卢达溶教授等人持续建设,如今交到了我们这些“第三代讲员”手中,并最终发展为现在的“工业生产概论”。我自己先是在博士后阶段跟随卢老师来听课,之后陆续接手了钢铁、化工、能源等章节的授课,才进而承担了课程负责人的工作。

在这一发展历程中,课程的授课对象、课容量和产业内容都有所变化,但最大的变化还是在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思维”的引入。从重大工程组织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协调,系统思维在我国的科学和社会发展中有许多明确、成功的应用。而从课程角度来说,通过这一思维体系对工业产业进行梳理是具有前瞻性的。课程除了2008年获评北京市精品课程以外,还获得了清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优质通识建设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通识荣誉课程等一系列荣誉。


Q2 本课的定位是“认识实体产业,感受系统思维,培养领军气质”,“实体产业”、“系统思维”和“领军气质”具体指什么?


答:“实体产业”主要指能源、钢铁、化工、机械、汽车、建筑和新兴科技产业等课程会涉及的产业部类。

“系统思维”就是系统科学思维。为了让同学们在有限的学时内尽快建立对系统科学思维的整体性认识,我们选取了系统科学思维体系中比较典型的五个“观”作为抓手。其中,整体优化观可以在宏观层面上对系统进行把控,结构功能观可以在微观层面上对系统进行梳理;差异协同观是以静态的眼光对待系统中各元素的关系,层次转化观是以动态的视角判断系统中各元素的互动;自主涌现观则是系统演变的最终结果。或许大家一开始会对“系统思维”持畏惧态度,但我们希望大家至少不要怀着排斥心理进入;也相信通过我们的讲授,大家能够不断深入理解和把握这一方法论,甚至进一步将其运用至自己的生活和成长中。

系统科学思维的中国学派(截取自汤彬老师PPT)

“领军气质”则是希望同学们以系统科学思维为脉络,对中国的实体产业和相关案例进行梳理,以团队形式参与工程实践,从而训练工程思维,培养工程素养,并建立起对实体产业发展的整体印象。我们想让大家对系统科学思维有所认识、有所感受,本质也是希望同学们能在这一思维养成的关键阶段先“热热身”,从而能在未来工作中真正使用这一方法论“武器”,也更游刃有余地胜任日益跨领域跨专业的工作


Q3 技术、人文、社会的结合是课程的一大特点,强调这一“结合”有何用意?具体而言,它如何体现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


答:李政道先生曾说:“追求科学与艺术、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关联和均衡,是人的创造力的本能。如何将青年学生的这种潜在本能发掘出来,是现代大学的重要任务”。理工科、人文社科的同学在思维上各有所长,但这门课要做的则是以实体产业的实际案例为切入点展开研讨,让大家看到科技、工程、产业、人文社科本身是相关联、相融合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有助于学生统观的养成,对于所有学科方向的学生而言均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具体而言,这一“结合”主要是通过3个方面的教学环节来体现的:(1)案例研讨,以实际产业案例或工程项目为切入点展开研讨;(2)课后作业,选取典型产业事件引导同学们从多维度进行分析,最终在课堂上进行点评;(3)小组学术报告:同学们组成兴趣团队,围绕某一具体产业方向展开探究式学习,最终形成期末的展示报告。

同学们参与主题研讨/小组讨论


Q4 从评价机制可以看出,这门课非常注重团队合作。为什么会选择合作学习报告的考评形式和“师生共同评议”的机制呢?秋季学期的课程大纲特别强调了在这一报告中体现对“经济”的理解,又是出于怎样的考量?


答:朋辈学习是大学学习很重要的一部分。这门课也希望以学生为主体,建立起师生对话的研讨氛围,这是我们将合作学习报告作为课程重要考评依据的原因。

具体而言,我们会给大家十几个主题作为可选范围,将选择相同主题的同学组成小组,共同开展“探究式自主学习”。最终呈现上,我们主要考察报告的完整性深刻性,团队的合作程度;以及报告时间控制能力。首先,一个“体例完整”的报告能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即大家是否能从选定的产业主题中寻找小组感兴趣的真问题,对其背后的原因进行梳理,初步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形成完整逻辑。

但在形式上,我们鼓励大家采用合适的创新展现方法,如之前有同学采用过情景剧、音乐剧的形式;还有小组聚焦农业政策,在汇报结尾展示了一段扭秧歌。在我看来,这些形式至少说明大家有意识地作为一个团队付出时间、互相配合,这在考评分上也会有所考量。

2023年春季学期“小组合作学习报告”选题说明

特别强调“经济”的原因则在于,产业的背后必然是经济,经济支撑了大家分析论述的大逻辑。我们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课程的学习认识中国的经济实务,感受实体产业与技术、经济、社会的关联性,从而建立起对产业整体性框架式的认识。因此合作学习报告环节也在这一方面提出了要求。

结课汇报


Q5 课程的另一作业形式是6000-8000字的“学习日志”,您认为理想的学习日志应该是怎样的?过往授课中是否有给你留下较为深刻印象的作品?


答:大家在高中的时候一定有做过“错题本”,俗语也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门课希望大家能不断反思,将自己的所思所学记下来,训练自己的思维,在期末形成完整的“学习日志”。因此,理想的学习日志不仅是课程回顾,也是方法论收获,不仅要包含课堂讲授知识的梳理,还应包括大家对感兴趣的产业的自主学习分享,以及对系统科学思维在学习生活中延伸应用的感悟——之前有同学就将系统科学思维用于自己的日常时间管理,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能从同学们的学习日志中看到这些成长和收获时,我们也觉得非常开心和欣慰!


Q6 训练中心开设了“工业生产概论”“工业系统概论”“工程实践与创新”等一系列名称相似的课程,能请您为大家厘清一下这些课程的区别吗?大家在选课时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答:“工业生产概论”和“工业系统概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课程讲授的具体产业部类上。这一方面和课程的历史特色有关,另一方面也受授课教师团队的专业领域影响。如“工业生产概论”涉及建筑产业,“工业系统概论”则没有覆盖到这一领域;“工业生产概论”涉及较少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领域又会在“工业系统概论”中出现。不过在我看来,这两门课的定位和宗旨是一致的,大家可以参考自己的时间安排来选择,修读了其中一门就不用因为没有“选上”另一门而感到遗憾。

“工程实践与创新”是我们以“工业生产概论”为基础、为日新书院开设的定制通识课程。无论是在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上,还是在对“实践性学习”的一贯强调上,这两门课程都有一定相似之处。但考虑到日新书院的学生平时动手机会较少、亲身操作技术仪器的兴趣很大,我们在“工程实践与创新”中适当压缩了产业部类讲授比重,增加了科学技术和仪器装备的动手操作环节;但在“工业生产概论”中则更多采用了视频素材、延伸思考、团队协作等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丰富的视频素材帮助同学们快速建立工程认知,通过小组学术报告和学习日志落实实践性学习的延伸思考,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系统思维认识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提高。


Q7 清华大学通识课程强调“无专业门槛,有学理深度”,而概论课似乎总给人“泛泛而谈”的刻板印象,那么这门课是如何“消解门槛”又“保持深度”的?


答:《孟子·尽心下》曰:“言近而旨远,善言也”。通识课的授课对象是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同学,因此无专业门槛,选课学生都能听得懂是对课程的要求之一。在课程中,我们正面展开对典型产业部类的学习,引导同学们了解各主要产业门类的历史、结构、技术成就和社会责任,以及作为整体与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互动关系等,力求通过通俗的语言让同学们能够听得懂。

但与此同时、讲授顺序如何组织?讲授重点如何把握?通识荣誉课程的“高挑战度”如何体现?这都要求师生共同面对“如何促进通俗化与深刻性统一”的教学难点。对这门课程而言,系统科学思维既提供了路径,也提供了答案。在课程中,我们会利用系统科学思维对产业部类进行梳理和分析,结合特定产业热点案例重点论述系统科学思维的某一个“观”。

以“结构功能观”和钢铁产业为例,这一“观”强调系统是通过要素的优化组合形成结构进而发挥功能的。在课堂上,我们会先举七八个案例帮助大家建立对“结构功能观”的感性认识,然后进入产业的重点/热点话题展开梳理——中国的钢铁产业为何大而不强?从原料结构来说,其中最主要的原料铁矿石主要是通过国外进口,对外依存度更是高达80%以上,这些铁矿石又主要来自四大矿商,反向增加了我们内部的竞争;从产品结构来说,我国的粗钢产量很大,但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还需要从国外进口;从营销结构来说,中国的钢铁产业集中度较低,市场风潮经常引发盲目跟风,导致资源浪费。

以典型产业案例为经为柱、以系统科学思维方法论为纬为梁,同学们得以在知识和认识共同增长过程中,逐渐搭建起了解产业、理解工程的脚手架,也尝试学习规范的思维和演绎的推理,在思维训练中保持课程的深度。

系统科学思维的五“观”


Q8 当今中国和世界的工业产业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这门课也特别关照了“新兴科技产业”,您个人如何理解其中的新旧工业关系,将如何引导大家认识新的工业发展方向?


答:新旧产业是相对的,如果简单地进行区分,大家很容易忽视传统产业中的技术升级和转型革新。比如在课上,我们也会为大家介绍钢铁产业中的工业物联网应用、能源产业中的光热发电和智能电网等“新”技术在“旧”产业中的融入。当然我们不会涉及技术细节,更多是希望大家能对不同产业有一个整体、动态的认知,并能将政策、社会等密切关联的领域纳入考量框架。

与此同时,让大家了解最新的产业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这个学期我们的课程就讨论了ChatGPT这一产业科技热点。但比起热潮,我希望大家看到的是产业发展背后的逻辑——它为什么必然会出现?它将如何影响人类?它是否真的能取得发展?只有形成客观认识和宏观把握,我们才能更恰当地应对变化。“元宇宙”兴起时我们也在课上展开讨论,资本造概念很快,但产业的发展有赖于成熟的技术支撑,是需要一定周期的;无人驾驶技术亦是类似,其单纯技术而言或许在较短时间内能达到较高水平,但相应的社会环境和伦理规则的建立也是需要一定的周期的。

当然,这些都是我们个人的观点,大家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许多实际的产业发展问题都是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的,我所希望的是能激发同学们的思考,让同学们认识到多种声音的存在,获知正反两方乃至更多面的信息。很多时候,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才是最好的问题。

结课合影


教师寄语

怀特海先生认为,教育是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智力活动的习惯和融入身心的原理”。在大学这个一生中最重要的价值塑造与能力获取阶段,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开阔的视野和正确的思维方法论对同学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我校“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理念所积极倡导的。清华有很多类似的富含清华元素的优秀通识课程,希望同学们用好这些通识选修学分,将清华的宝贵教学资源用足,促进自身更好、更快成长。也期待同学们选取我们的工业生产概论课程,和我们一同成长!谢谢!

2023年秋季学期选课即将开启

以每周两小节的时间为起点

探知工业技术与产业经济

开启一场不限于专业、不止于校园的成长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联系我们

  • 电话 010-62796034
  • Email jcgyxlzx@mailoa.tsinghua.edu.cn
  •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李兆基科技大楼B区,100084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