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工程素养与人文实践”课程结课汇报会举行

9月18日,“工程素养与人文实践”课程结课汇报会在李兆基科技大楼B242举行。日新书院院长顾涛、人文学院副院长夏莹、日新书院书记张牧云,训练中心主任杨建新、教学委员会主任李双寿出席并观摩了学生实践作品。

李双寿发言

李双寿欢迎了与会师生,并结合学校的历史介绍了工程实践与人文精神结合的传统,他用梅贻琦校长的话激励选课同学应不断动手,提升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夏莹发言

夏莹肯定了同学们对于课程付出的心血与设计成果,并认为这类实践能力将对同学们的未来产生深远益处。


顾涛发言

顾涛也对同学们设计作品表示肯定,他表示,工程素养与人文实践相结合的教学风格是培养有工程底色的清华文科生所需要的,今后将扩大课程的选课容量,为更多的日新书院学生提供有益的实践机会。

训练中心设计与原型实验室主任、课程负责教师庞观感谢了日新书院与训练中心对课程的支持,并介绍了课程的设置目的与实践安排。

此课程主要通过设计连接人文学科与工程学科,不断提升工程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在人文与制造之间创造一个持久的、有序的、互动的交流平台。本次课程通过集中实践的方式,用两周时间让选课学生完成了锤子、铸造鼎、首饰设计与制作和国风坐具的设计制作,不断提升同学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四个作品实践过程中,采用了集体合作作品和个人作品两种实践方式,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能力。

部分小组汇报现场

选课同学分组进行了汇报。各小组首先汇报了自己小组合作设计的铸造鼎,分享了设计的灵感来源和具体实践中的问题。各小组设计的鼎充分体现了多元化。这些鼎不仅是各组同学合作的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结合的象征。同时,同学们分别介绍了自己的锤子制作、首饰设计与制作和国风坐具的设计制作。从最初的设计到最后的动手实践,同学们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所学所感付诸于实践,并打造出了可以正常使用的生活用品,其成果得到现场老师的一致好评。

部分学生作品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联系我们

  • 电话 010-62796034
  • Email jcgyxlzx@mailoa.tsinghua.edu.cn
  •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李兆基科技大楼B区,100084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