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中心人工智能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证书项目“人工智能产品创新实践”(后简称“AI产品创新实践”)课程教学团队,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上发表大模型赋能课堂教学文章,文章阐述了训练中心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方面的课程创新探索和最新的教学研究成果。

文章以“AI产品创新实践”课程的学生作品为核心案例,总结探讨了大模型技术在教育与产品创新实践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是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一步,与人交互、多模态生成是大模型的优势,也是探索基于多模型赋能实践教学的新工具,因此在AI产品创新中应积极使用这项技术。文章介绍了大模型技术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与视觉任务中的应用优势,并以AI 产品创新实践课程的学生作品为实例,详细分析了教师和学生在大模型技术支持下的教学与实践活动,以及在项目作品和成果整理的实际效果。

“AI产品创新实践”课程按照清华大学“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价值塑造,借鉴使用大模型带来的技术能力,充实课程学生创新工具库,通过对原型产品的设计与应用,扩展 AI 创业的创新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不断提升学生的双创实践能力。

“AI产品创新实践”课程始于2016年,最初作为清华大学首批跨学科创新创业辅修专业——智能硬件、机器人、智能交通技术创新创业辅修专业(简称“技创辅”)的智能硬件专业创新实践课程。首任课程负责教师为计算机系史元春教授,美术学院付志勇副教授,计算机系陶品副研究员。
现任课程教学团队包括训练中心主任助理、碳立方实验室主任林蔚然副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交互媒体研究所所长张烈长聘教授,训练中心人工智能实验室执行主任陈震高级工程师以及相关辅导老师。教学团队充分发挥“设计+技术+成果”管理的领域优势,致力于培养学生在人工智能及其交叉领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此外,课程积极进行产教融合,由清华大学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导师刘秋江和汪浩的带领下,让课程学生能够实地接触人工智能产业最新前沿,拓展了学生的人工智能的产业视野。

课程走访智优沃人工智能科技孵化器
2019年,课程升级为“人工智能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证书项目”(AI创证书),“智能硬件专业创新实践”课程转型为“人工智能产品创新实践”,以“人工智能+设计”、人工智能技术和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创新为核心,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的创新与实践能力。2021年春季,课程正式启动并运行,标志着该课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课程教学团队对指导课程学生积极采用AI大模型技术,完成AI产品创新成果。
自2021年春季课程升级以来,共有148位同学完成了课程,并从课程中走出了44个项目作品。这些项目涵盖了人工智能与教育、艺术、医学、心理、金融、法律、碳中和公益、文学等专业和行业的结合,并获得了多个国家级项目支持,以及国家级比赛奖项和国际会议最佳论文。




AI产品创新实践课堂场景

2024秋季AI产品创新实践课程结课场景
学生完成的项目作品获得中国国际大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张烈教授指导),以及清华工匠大赛、睿抗机器人大赛、清华大学“挑战杯”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清华大学医工结合大赛等多个奖项。

2024秋季课程学生团队获得校医工结合大赛创意赛道一等奖
课程团队先后带队参加了人工智能医疗健康会议(IEEE AIMHC),人工智能物联网会议((IEEE AIIoT),人工智能与人文教育艺术会议(IEEE AIxHeart)。其中,课程作品EMO-Muisc系统发表在IEEE AIMHC会议上,“AI-HEAL心灵疗愈”、“AI潮玩个性定制”、“AI+艺术融合式情绪日记”等工作发表在IEEE AIxHEART会议上;“GPT剧本杀创作”、“基于AIGC的交互式博物馆美育装置”等工作发表在IEEE AlloT会议上。此外,学生团队课程作品还获得了2024年人工智能全球大规模在线开放挑战赛多个奖项。

课程学生团队参加国际会议以及获奖证书
AI产品创新课程不仅让学生团队使用AI技术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兴趣爱好,在项目中获得锻炼和成长;同时培养学生获得竞赛奖、发表论文等,让同学在AI发展的浪潮中获得参与感、成就感。
作为清华大学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试点课程,本课程还受到清华大学本科教改项目,清华大学人工智能赋能教学专项项目等项目资助。
附:文章链接,以及课程项目作品报道:
[1] 陈震,林蔚然,张烈,等,大模型技术及创新应用探索-以“人工智能产品创新实践”的课程作品为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第14卷, 第12期,44-49, 2024年12月. https://mp.weixin.qq.com/s/3GBK71jZB2M5l74Vgd36Rg
[2] 林蔚然,陈震,王旭,等 . 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以智能硬件专业创新实践课程为例 [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1(21):143-145.
[3] 训练中心学生团队参加第一届国际人工智能医学健康护理大会(IEEE AIMHC2024)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Yme4riA-NF6B9IP6KfU9g
[4] 训练中心学生团队参加第五届人工智能物联网大会(IEEE AIIoT2024)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1nl_S0iEDnX_rQgEyRxmVA
[5] 训练中心学生团队参加第一届国际人工智能+人文、教育和艺术会议(IEEE AIxHEART 2024)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I8aRh__xSb_8sts3s7QbiA
[6] 训练中心学生团队获2024人工智能全球大规模在线开放挑战赛(AI-GMOOC)多个奖项。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OvOS0Bclu3HRIofTiWijg
撰稿:谢鑫、胡耀东
素材图片:章屹松、马晓东
审核:林蔚然、陈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