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训练中心“i劳动”思想政治工作品牌项目正式启动:首场活动特邀戏曲传承人刘冰授课“艺术家讲劳动”

11月4日,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i劳动”思想政治工作品牌项目正式启动。项目负责人、训练中心副主任杨建新特邀知名戏曲传承人、京剧梅派艺术第三代传人、豫剧大师马金凤弟子、北京兰凤剧社社长刘冰,以“艺术家讲劳动,感受戏曲美,制作脸谱扇”为主题,为清华学子分享戏曲艺术与创造性劳动结合的魅力。

本次活动与校研究生团委、美院艺310本科生团支部联合举办,汇集了来自本硕博不同专业的几十位学生参与,共同了解戏曲文化,体味戏曲这一艺术劳动形式。

杨建新为刘冰颁发荣誉证书

本次劳动教育讲座分为“讲戏曲、话劳动”“穿水袖、学戏韵”“绘戏画、说脸谱”三部分。刘冰向同学们展示了中国戏曲大师、京剧代表人物梅兰芳和豫剧大师马金凤与劳动工人亲切交流的照片。刘冰说,艺术起源于劳动,戏曲大师不仅在艺术上有很高造诣,生活中也非常注重与劳动人民面对面沟通,用自己的表演艺术反映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

同时,作为自己家乡襄阳市的文旅推荐官,也是兰凤戏曲艺术博物馆馆长,刘冰向同学们介绍了博物馆清代大漆徽剧人物像木雕,记录“二张援襄”吕文焕守襄阳的石碑残垣等珍贵馆藏,充分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戏曲文化的理解和多种形式的传播。

刘冰老师现场表演穆桂英挂帅、贵妃醉酒等片段

刘冰老师与他的学生现场为同学们表演了“穆桂英挂帅”和“贵妃醉酒”等戏剧经典片段,在展现戏剧美的同时,表达了戏剧艺术的代代相传。

刘冰说戏服非遗文化、小演员演绎霸王别姬剑舞

戏曲作为中国的国粹,包含了丰富的非遗劳动内容。刘冰向同学们介绍了传统戏曲中头饰点翠凤冠工艺,以及自己多年珍藏的戏服,这些由老师傅亲手制造的戏服传承着中国戏曲文化的精髓。刘冰现场邀请同学们上台穿水袖、展戏姿、唱戏曲,“爱劳动、最清华”在京剧国粹的唱腔中别有一番韵味,同学们体味到戏曲艺术之美。

活动现场

戏剧的传承离不开创新,刘冰将戏画结合,通过画笔展现纸上国粹戏曲。“现场戏画展”是刘冰多年对戏曲进行跨界探索所得,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传播戏曲文化。本次劳动实践环节采用了绘制脸谱扇的模式,刘冰一边讲述脸谱戏曲中人物形象特点,一边指导学生作画,通过彩绘脸谱戏扇学习戏曲脸谱非遗技艺。实践环节同学们踊跃参与,感受戏曲戏画双国粹的魅力。

戏曲人物画展深深吸引了同学们

同学们正在专注绘制脸谱扇

刘冰老师指导学生们作画

训练中心王龙兵老师指导同学们制作

本次活动点燃了同学们对中国戏曲艺术的热爱,课程的余热也延续到了党团工作的深入开展。参与本次课程的美院艺310团支部同学现场联系了刘冰老师,希望能够组织戏曲文化下乡村党团实践活动,将戏曲文化知识传递给襄阳偏远乡村的学生们。作为共青团中央新兴青年代表的刘冰老师,欢迎清华学子走进襄阳,参观兰凤戏曲艺术博物馆,同时感谢同学们为当地的乡村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体验了中国戏曲文化与劳动教育的融合,了解了戏曲创新的多元化传播形式,收获颇丰。后续,“i劳动”思想政治工作品牌项目将持续为同学们带来耳目一新的劳动实践体验。

本次“i劳动”活动师生合影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i劳动”思想政治工作品牌项目解读


训练中心主任李双寿致辞

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主任李双寿表示,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方针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的重要内容。训练中心践行清华大学“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贯彻清华大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围绕新业态着重培养面向制造强国建设的人才,在培养劳动能力的同时,也在培养劳动品质、劳动精神和劳动素养。“i劳动”项目作为训练中心主题教育的重要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未来,训练中心将在清华大学培养创新型劳动者方面做出进一步贡献。

训练中心党总支书记、副主任汤彬致辞

训练中心党总支书记、副主任汤彬阐述了“i劳动”项目的意义。汤彬表示,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训练中心本次建设“ i劳动”思想政治工作品牌,希望通过劳动创新实践教育系列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为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联系我们

  • 电话 010-62796034
  • Email jcgyxlzx@mailoa.tsinghua.edu.cn
  •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李兆基科技大楼B区,100084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