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训练中心召开2020年度教学研讨会

10月17日,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于延庆石门山庄召开2020年度教学研讨会。训练中心副主任杨建新、姚启明、洪亮,训练中心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等70人出席会议。会议分为上、下午两场进行,分别由杨建新与实践教学部主任徐伟国主持。

杜平、彭世广、周晋、林蔚然、李璠(从左至右、从上至下)

17日上午,训练中心教研室新晋教师杜平、彭世广、周晋、林蔚然、李璠,分别就《3D打印创意设计与制作》、《先进成型技术与体验》、“AI双创课程介绍”、“能源/化工技术实践教学探索”、“将系统性思考融入通识类课程设计”等主题,从课程内容、课程安排、课程建设情况、课程特色等方面,对新开课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分析了课程现存不足,并就未来持续改善方向等内容进行探讨。

杨建新对上午会议进行总结

杨建新在对上午会议总结时提到,训练中心在利用设备资源开展教学过程中,应根据选课对象的不同进行内容区分、难度区分,课程体系要避免同质化,体现出课程特色。通过此次对新课程系统性的介绍,有助于各实验室教职工未来进一步配合课程建设需求,丰富完善各教学单元。

王佐、郭巍、徐江波、王龙兵(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分享教学经验

梁志芳、王群、赵萌、张秀海、董宝光、陈震(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分享教学经验

17日下午,机械制造实验室、成形制造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智能制造实验室、设计与原型实验室等8位课程及工种责任教师,分别分享总结了春季及夏季学期线上、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的经验及思考。设计与原型实验室主任董宝光提到,线上实践教学需要更多的辅导人员、更多的课时,选课学生也需要更多的练习时间、更多的付出,才能与线下实习达成“逻辑上同质等效”。机械制造实验室郭巍表示,突发事件往往是促成变革的诱因和机遇,混合式教学做的是“加法”,而夏季学期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做的是“乘法”,是各个教学环节与工种的互联、多样、共享、整合。

姚启明对研讨会进行总结

姚启明在对此次教学研讨会总结时表示,疫情的冲击对实践教学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训练中心全体教职工在春季和夏季学期中做了大量投入,取得了很多成绩。姚启明公布了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实验课程工作量统计,统计数据从侧面反映了金工实习、制造工程体验、制造工程实践、实验室科研探究等课程对于训练中心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做好实践类课程教学工作,各实验室及部门应多交流、多融合、多借鉴。姚启明强调,秋季学期的教学工作将作为2021年教学评估考核范畴,全体教职工应引起重视,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注重课程教学质量。

研讨会现场

此次教学研讨会系统性地总结了春季及夏季学期的实践教学经验,同时也为秋季学期和后续课程及实验室建设打下基础。

与会人员合影

图:高党寻

文:雷羽千

审核:洪亮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联系我们

  • 电话 010-62796034
  • Email jcgyxlzx@mailoa.tsinghua.edu.cn
  •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李兆基科技大楼B区,100084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