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iCenter“创客之星计划”(后简称iStar)16个项目团队在李兆基以线上线下的形式进行中期(三期)和结题(二期)汇报答辩。
![](/__local/8/11/9C/8244C7A1E31D0F54A6468FAF8C4_E4647BB2_A111.jpeg)
“重获新声”——全球首创可穿戴智能人工喉项目汇报
第二期iStar计划包括“昇智创新——智能交互人工喉”“智能家庭健康管家”“AI可移动交互式疗愈空间”“图深度学习驱动光驯化环境菌群资源化”“微检——基于高性能音频处理芯片技术的机电监测设备”五个项目,涵盖从科技前沿的人工智能应用项目,到贴近生活的家庭健康管家等多个领域。例如,电子工程系谢煜东团队项目“重获新声”——全球首创可穿戴智能人工喉,研发推广一种具有声音收发一体化的新型可穿戴器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贴附在失语者喉部便可以辅助其“开口说话”,并能提高当前声纹识别的安全性和抗噪性,项目组与相关医疗机构如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院和瑞金医院等积极合作,获得融资上百万元。
![](/__local/E/BE/E2/22D319216872B1E4FC475206488_5911DBB8_1FD7B.jpeg)
智能家庭健康管家项目汇报
清华医工结合科创团队的智能家庭健康管家项目,在伴随医疗人才资源短缺,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发展和普及,医疗健康监测及管理快速往数智化、个性化发展,推动大量大模型及AI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交叉科研、应用与产业落地。此项目提出的框架将可以适配硬件健康监测设备,通过全周期的健康监测实现更好的疾病预测和生成更好的生活建议。正在研发的“居家健康管家终端”将通过一种独特的形式,融合算法框架的全功能属性,实现30秒“全检”的概念,仅通过一个步骤对多种检测指标做全面采集。定位为室内家庭端的智能语音交互健康管家。
现正推进与华为系列医疗及健康监测设备适配接口。
![](/__local/A/9F/9E/F4C8880E403B97469773489C389_C46DFCCB_A245.jpeg)
清智绿能项目汇报
第三期iStar计划各项目进展顺利。清智绿能——土壤源热泵智能控制系统通过自研IOT软硬件、AI-Agent智能策略算法,解决了空调系统能效比值、耗电量高、地下能量场不稳定、运行成本高等问题。此项目已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一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六项包括IOT软硬件、智能控制及导热材料方面发明专利,项目的软件部分在申请三项软件著作权。作为YGT(青年环保创新计划2022年度)校友企业,正在进行创业孵化,2023年获得了北京工创大赛一等奖的荣誉。
![](/__local/6/B4/FC/A6F9B3FAA4683896F95D9C0928C_121CF685_134D2.jpeg)
分体式飞行汽车的自主结合与分离技术研究项目汇报
行健书院贾博团队的分体式飞行汽车的自主结合与分离技术研究,从“低空经济”展现的巨大潜力中,发现现空地协作过程存在大量人工环节,空地协作可进一步提高效率,分体式架构在空地协作中具有巨大优势分,有巨大研究与应用价值。项目组当前进展已选择两种中心周边融合构型、飞行与地面模态对接机构工作流程演示、引导对接控制算法与整体架构、原理样机参数匹配及制作等工作,并取得多项成果。下阶段进行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完成原理样机的全流程演示等工作。
在二期和三期汇报中,各团队详细介绍了项目的研发背景、技术路线、创新点和实际应用场景。评委们对项目的中期成果表示肯定,并给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指导。他们希望各团队能够继续保持创新精神,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为“iStar计划”贡献更多优秀的创新成果。
![](/__local/C/27/B2/E9A8762C649403D1248BED135C6_41538F52_B9ED.jpeg)
评委点评
“iStar计划”是iCenter为进一步支持已有创新想法、创业项目的同学而设立的一项重要双创教改措施项目,面向清华全体在校生申报,旨在进一步激发同学们课外学习钻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资金、场地、设备、师资指导、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同学全方位支持,助力学生团队的项目获得更长远的发展,支持有创新想法的同学开展真刀真枪的实践。
序号 |
期数 |
姓名 |
项目名称 |
学生院系 |
1 |
三期 |
王曦婧 |
HANI KIT-数字博物馆AIGR 交互方案首创者 |
建筑学院 |
2 |
二期 |
陈肇森 |
智能家庭健康管家 |
生命学院 |
3 |
二期 |
谢煜东 |
昇智创新--智能交互人工喉 |
电子工程系 |
4 |
二期 |
黄嘉玮 |
微检--基于高性能音频处理芯片技术的机电监测设备 |
电机系 |
5 |
三期 |
王杰 |
前端可伸缩的支气管镜机器人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
6 |
三期 |
卢宇芳 |
车网互动V2G解决方案 |
车辆与运载学院 |
7 |
二期 |
秦潇桐 |
AI可移动交互式疗愈空间 |
车辆学院 |
8 |
三期 |
房昱安 |
面向哮喘治疗的吸入制剂辅助装备 |
集成电路学院 |
9 |
三期 |
魏哲宇 |
智能化与一体化的高效催化 材料生产平台 |
化学系 |
10 |
三期 |
蒋昊峻 |
遥驭视界:人形机器人智能 化基础设施先行者 |
自动化系 |
11 |
二期 |
廖洋 |
图深度学习驱动光驯化环境菌群资源化 |
车辆学院 |
12 |
三期 |
贾博 |
分体式飞行汽车的自主结合 与分离技术研究 |
行健书院 |
13 |
三期 |
赵若愚(王硕) |
Al Copilot for the visually impaired |
电子工程系 |
14 |
三期 |
丁双元 |
基于内皮细胞技术的血管再 生药物 |
医学院 |
15 |
三期 |
张昊天 |
脑回录-便捷高效的脑机交 互引领者 |
美术学院 |
16 |
三期 |
杨忠东 |
清智绿能--土壤源热泵智 能控制系统 |
美术学院 |
汇报项目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