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清华大学“第29届学生实验室建设奖”评选工作日前结束,清华iCenter碳立方实验室推送的“锂电池装配仿真与实验探究平台”在本次学生实验室建设奖评选中获得一等奖。“清华大学学生实验室建设奖”注重鼓励在校学生为实验室建设做出积极贡献,提高实践能力。此次评奖中,学校专家评审组按照“系统完整、水平较高、效果显著”三条标准对此项成果进行了认真、严格地评审,平台通过虚拟现实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系统了解软包电池的制备工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平台的建设效果也获得了专家的认可。

锂电池装配仿真操作界面

学生在碳立方实验室工作
另悉,12月29日,清华大学实验室与设备处对《清华大学第32届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奖获奖名单》进行了公示。“清华大学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奖”旨在促进我校大型仪器设备的资源共享,加强对外开放和服务,提高运行和管理水平,以提高使用效益而设立。本届效益奖,共有21个院系单位共165台设备获奖。清华iCenter材料成型实验室“机器人”和“静电纺丝仪”两台设备分别获得二等奖(教学)和三等奖(科研)。该两项设备在教学、科研中的投入,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前沿科技的认知,是清华iCenter由前沿科技向教学成果转化的一次有益尝试,也对清华iCenter在学生教学、三创活动中可发挥的价值起到示范作用。

机器人作业

碳立方实验室静电纺丝仪制膜
材料成型实验室成立于2015年,其前身是热加工实验室,是校一级实验室金属工艺学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隶属于清华大学iCenter。实验室现有面积约1380平方米,仪器设备240台套,其中单件3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6台(套),固定设备资产总值(原值)1000多万元。材料成型实验室下设铸造、锻压、焊接、弧焊机器人、材料制备、材料结构分析、热处理、3D打印8个主题实训室,根据不同专业需求开发多层次、模块化、项目制、综合型的实践教学环节,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新教学模式在工程训练、工程文化、创新创业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材料成型实验室一直坚持开放服务,积极探索运行机制创新,有力支持了学校的各类科研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此次获奖,既是对实验室工作的肯定和勉励,也是学校广大用户、有关单位和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
撰稿:高党寻
摄影:高党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