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智能交通专业创新实践”课程介绍

255057

未来城市低空立体交通畅想

(图片引用自The Innovation 期刊第4卷第2期封面,对应课程团队老师发表的封面论文)


课程简介:

「智能交通专业创新实践」是人工智能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证书项目的核心课程之一。课程将创造一个在合作环境下探索研究的学习环境。


课程面向未来交通创新技术或产品,通过师生协同实践的方式完成诸如大数据AI分析方法/车辆和飞行器无人驾驶技术/先进交通管理和基础设施规划技术/未来交通商业运营模式等开发或设计项目,注重在实践中衔接和运用跨领域跨学科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结合社会需求科技发展的趋势,探索智能交通领域的未来技术和创新创业方向。


课程面向车辆、土木、自动化、电子、计算机、交叉学院、软件、工业工程、数学、经管、美术、法学等学院的对人工智能、智能交通、自动驾驶汽车、飞行汽车等方向感兴趣同学。

课程形式:

课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提炼问题阶段;探索研究阶段;讨论交流阶段;提炼问题阶段将在前四周完成,探索研究阶段和讨论交流阶段交织进行。

★提炼问题阶段将主要由老师对前瞻的智能交通与智能车辆等领域创新研究方向进行介绍(共12学时);

★探索研究阶段将由老师协助学生对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进行深入调研,挖掘,选定一个创新项目,完成技术研发或者内容设计。学生可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进行研究,团队总人数不超过三人,每个研究项目配对1-2名专业指导老师,将全程参与项目(共46学时);

★讨论交流阶段将定期进行全课程各研究项目分享,实现跨领域跨学科不同想法的碰撞(共6学时)。

课程范围:

课程将广泛讨论未来新型智能交通运载技术与模式,范围覆盖无人驾驶、智能网联、共享出行、智慧公交、飞行汽车、微型交通、无人机物流、无人仓库、城市低空立体交通等一系列交通与物流创新概念与模式。面向未来智能交通创新,研究范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1)基于交通-车辆大数据的人工智能产品:设计人工智能大数据方法赋能智能车辆与智能交通;

(2)先进无人驾驶技术:设计车辆、无人机等载具无人驾驶算法实现载具安全高效运行,包括基于人工智能的环境感知、行为预测、决策规划、运动控制、仿真测试、硬件设计、商业化项目等方面;

(3)无人化背景下的交通管理运作技术:综合跨学科理论知识助力未来无人化背景下智能交通系统的高效运作(如机场、港区、以及无人仓库的无人车系统);

(4)智能网联背景下“双智”交互机制设计:探索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双智)的协同机理,设计双智交互产品;

(5)面向新型载具或未来交通基础设施设计:包括未来无人共享出行汽车设计、飞行汽车设计、以及城市低空立体交通下地空衔接交通基础设计等;

(6)未来交通商业运营模式设计:面向未来各种交通新范式(如智慧公交、无人机物流、微型交通、城市低空出行等),设计最优运营模式,打通商业运行逻辑。

跨院系教师团队

15DE9E

车辆学院:王凯、徐少兵、王建强

土水学院:李萌

美术学院:蒋红斌

自动化系:张佐

工业工程系:何方

训练中心:李璠、董宝光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联系我们

  • 电话 010-62796034
  • Email jcgyxlzx@mailoa.tsinghua.edu.cn
  •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李兆基科技大楼B区,100084

微信公众号